|
酸湯子中毒事件时间:2020-10-16 阅读 央視網消息:事實有些殘酷,但有些意外本可以不來。根據最新消息,目前,黑龍江雞西市雞東縣“酸湯子”中毒事件中死亡人數已上升至8人,仍有一人在醫院治療中。 消息一出,輿論嘩然。當即有不少東北網友陷入了糾結,從小吃到大的“酸湯子”居然能“奪人性命”,那以后吃還是不吃? 從網友對新聞事件的反饋看,有人將原因歸結為冰箱,有人歸結為“一年”的保存期,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很肯定地告訴記者,都不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家人食用的酸湯子在一年前放入冰箱時就已經被污染了。” 專家建議:更應注意食物的制作及保存 “我覺得這些問題好像不是很對路——提醒人們注意‘水泡’食品的安全性,才是最最要緊的事情!”在“酸湯子”事件的熱搜詞還在“黃曲霉素”階段,范志紅已經預見到了“真兇”另有其毒,“制作酸湯子時,用水浸泡玉米面或玉米碎,任其自然發酵,產生酸味。這個過程非常危險。” 所以,別再對“大家都這樣”不以為意,別再對“以前都沒事”習以為常。對“粒粒皆辛苦”的珍惜不應從囤積糧食開始,注意入口食物的制作和保存更關乎健康與生命。 ![]() 專家建議: 1.不要將食物放到危險的溫度下保存,危險溫度一般為10°~60°。一旦糧食有霉味,甚至只是脂肪氧化造成的哈喇味,就不應再繼續冒險食用。 2.儲存烹飪過的食物在進行妥善的包裝后,一定要盡快放到冰箱,冷卻到10°以下,不要等到在常溫中降溫后再放入冰箱。 3.如長期儲存食物應放冰箱冷凍室。不建議長期儲存食物,儲存糧食或食品要高度注意防潮,避免滋生霉菌毒素。 4.把玉米面和其他糧食類、淀粉類食材泡在水里,在室溫下令其自然發酵產酸,是一個非常不安全的操作,一定要高度警惕產生細菌毒素的風險。 上一篇如何鑒別牛奶新不新鮮?下一篇上海冷庫蓬勃發展 |